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

希臘啟航前傳

停擺多時的希臘流浪紀錄終於可以再啟航了。

剛回臺灣時,有些朋友已經收到 Santorini 的明信片,吵著要看那兒的紀錄,所以先從那裏整理起。這會兒,初回臺灣的激情已過,可以細說從頭,好好留個紀錄了。

這趟流浪,羨煞很多人、也嚇壞很多人,一個單身女子去遙遠又非英語系的國家自助,有浪漫、也有危險。雖然一路驚險,人總算平安回來。

希臘這個名詞給人無限遐想,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白色與藍色的浪漫。選擇這個國家自助,除了很白目的少女幻想 — 懶魚已經老大不小了 — 還有無可救藥的堅持,就是一定得去。

選讀英美語文學系,讓自己與希臘神話和英國文學結下其妙的緣。

研究所畢業前,去英國自助一個月,找論文的題材,也讓英國文化為自己的腦袋加持;而英國文學的源頭之一,就是希臘神話。論文完成後,很想也給希臘來個自助,算是對這學習階段有個完整的交代。但工作才剛起步,忙、忙、忙,這願望一直擱著;直到去年初,突然有種「此時不去,以後可能再也無法成行」的念頭,便匆匆跑去買了希臘文的學習書與 CD,從此便開始了健走學希臘文的日子。

半年後,基本希臘文差不多 OK了,才敢認真思考流浪的事。

七月是慢慢累積旅行行頭的月份,行李箱、衣服、電湯匙、相機與手機的備用電池、充電器……。

八月是瀏覽流浪地點與住宿的月份,想去的地方很多、住宿的要求也多,選擇性多,很難下最後的決定。

九月一到,一切就得定了,機票、住宿都得馬上下注,再加上得填滿十五天份的工作空窗,本來就忙碌的日子,變得更忙碌,所有的壓力也排山倒海而來。直到坐上飛機,還不確定自己是怎麼上飛機的。

總之,2009 年 9 月 25 日 20:05,懶魚終於啟程去希臘流浪了。

沒有留言: